信息导读:
机械争霸:伊之密的战斗力究竟如何
未来对于机械装备需求最大的必然是发展中国家,如何尽快在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,是每个机械企业应该思考的。甄荣辉认为,在当地设厂才能更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,也更容易打入当地市场。
文/ 顺商传媒 王瑶
贴士1:
未来对于机械装备需求最大的必然是发展中国家,如何尽快在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,是每个机械企业应该思考的。甄荣辉认为,在当地设厂才能更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,也更容易打入当地市场。
伊之密董事总经理甄荣辉透露,今年上半年伊之密比上年同期取得了两成增长。可以说,离伊之密在2015年冲击20亿的产值目标又迈进了一步。
伊之密凭什么发展那么快?
几大关键决策很重要
今天的伊之密能有如此辉煌的发展,其发展前期有一个很重要的决定,就是把厂址从四基搬到高黎。
“因为原本在四基那个环境下设厂,可发展空间很小,搬过来高新区之后,企业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平台,无论是整体环境、企业形象和厂房的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。伊之密这些年的发展,还有一个关键性的决定,就是在2004年引进了伊之密的第二个产品——压铸机。”在甄荣辉看来,伊之密早期的这两个部署,对其后来的发展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。
甄荣辉在2008年正式加入伊之密,在此之前已经有10多年注塑机行业的工作经验。甄荣辉回忆,刚加入伊之密不久就接受了一个挑战,至今令他印象深刻。2008年是一个多事而又令人难忘的年份,当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直到现在还让不少人心有余悸。
“我记得很清楚,2008年9月30日,我们刚开完第三季度总结会议的时候,大家都很开心。谁知国庆假期一回来就传来金融风暴的消息,当时可以说一下子落差很大,整个经济大幅度下滑,需求萎缩。那时我们的新厂房刚刚打好桩,还买了一台1000多万的设备,订金都已经付了。所以当时我们要做出一个决定,新厂房是否继续兴建?一千多万的设备是否继续购买?”这两个问题萦绕了甄荣辉很多天,为此整个团队也犹豫了很久,最后甄荣辉还是决定咬紧牙关继续兴建新厂房和购入新设备。
“因为董事长陈敬财先生当时对我说了一句话,他说就算企业承担不了,他个人还有能力去解决。陈总这句话,对我们整个团队有很大的鼓舞,也令我们信心倍增。” 甄荣辉说,为了减少开支,公司高层带头减薪,也相应地削减了一些能免就免的公司开销。2009年政府放水救市,造就了一个制造业的超级黄金发展时期,而伊之密新厂房在这一年的5月正式建成投产,恰恰迎上了这一波,这让伊之密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创下了连续三年33%的高速增长率,在业界留下了一段佳话。
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,伊之密大部分的同行都选择了收缩,减少产量、放弃投资,甚至选择最致命的裁员。而伊之密并没有这么做,而是选择了提前放假,或对年度综合评定不及格的员工采取劝退,并没有像有些企业那样以硬性指标裁员多少个百分比。所以当新一轮发展来临时,许多同行并不敢扩大生产,因为人手不够,而伊之密则把握住了机会,迎头而上。
2009年,伊之密又追加了一个投资,就是购买现在大良五沙生产基地的地皮。“今年,伊之密五沙工厂一期就会投入使用了。而当时在2009年上半年,我们其实一下在考虑要不要买入五沙的地,陈总在这方面的投资经验比较丰富,经过他的经验传授,最后就做出了买地这个重大的决定。这对伊之密以后的发展将带来重要的影响。”甄荣辉说。
伊之密的管理密码是什么?
核心作业由事业部独立负责
以技术为主的企业,主要的精力在于如何做好产品,往往会忽略掉品牌的建设。甄荣辉加盟伊之密之后,伊之密开始着力建设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。对品牌的重新定位包括新的logo、新的VI、重新塑造对外的形象、注重在媒体上的曝光、更多的提及企业文化等等,从各方面去培养伊之密品牌的美誉度。这也是甄荣辉“木桶理论”的应用实践。
在企业管理方面,为了推动事业部的发展,三年前,伊之密就引入了惠普公司的系列培训过程,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推广应用。在企业的集权和分权上,甄荣辉尝试取得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,偏向授权、低控制、高支持的理念,释放了事业部员工主动做好事情的能力和心态。
“从产品设计、研发、生产、品质、成本、销售、售后,围绕产品核心的作业都是事业部自己负责。另外,我们尝试用西方平衡计分卡的方式,对我们的事业部进行绩效评价,从财务、客户、内部运营、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,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,目的就是要建立'实现战略制导’的绩效管理系统,从而保证企业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。”甄荣辉说,过往大部分企业太关注短期的财务指标,每次老板询问部门老总都是以财务指标为主,利润率、资金回笼率、存货周转率、产值等等,但是企业既要照顾短期目标又要考虑长远发展,就不单单是财务指标的问题了,还需要长期关注市场和客户,“今天的财务指标好并不代表客户的满意度在提升。”
每年初,伊之密各事业部都会给出一个报表,清晰的列出今年部门定下的目标,然后每三个月甄荣辉会和各事业部管理层开一次季度评检会,看看指标完成得怎么样,需要公司怎样的支持等等,“最怕就是半年才开一次会,甚至一年才开一次会。年度报告年年都会做,但是年年到年尾就只会挑一些做成了的事情来说,然后没完成的留到下一年继续。”甄荣辉还指出,流程的优化也是企业管理的一大重要部分。从生产、品质管理、设计、人力资源等等贯穿公司运作的都牵涉到流程,也就是所谓的运营效率。那么流程是否在优化以减少内控?是否能够更加快速地响应市场的不断变化?而流程的优化就需要到一个好的IT技术的支持。最后就是人才的培训,员工的技术提升。
伊之密人人是“伊哥”
是一种怎样的文化?
在谈到企业文化时候,甄荣辉指出企业老板分成两种,一种是专家型老板,什么都比员工棒。“专家型的老板会出现一个问题,就是你是老板你是专家,所以所有人都得听你的,而你的能力就是这个企业的能力了,你的眼界就定了你企业的高度,没有一个人高过你的高度。不可否认有些企业以这种方式是成功的,因为老板的确很强,但是无可避免的是,企业不可能出现多元化,而当能力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,企业就会停滞不前。”甄荣辉表示,之所以伊之密的企业文化是“以人为本”,就是希望公司能够有更多的思想碰撞,多元化发展,而且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会大大提升。甄荣辉相信,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所有员工的劳动成果,而不是老板个人。
多年职业经理人生涯的经验告诉甄荣辉,往往人才不是给多少工资就能留住,或者吸引来的,人才更注重的是企业的可发展性和尊重。比如基于一个看似合理的经济学假设:“员工是业务流程中一个客观的个体,如机器、厂房一样”,那么员工就是一项需要严格控制的成本。而基于另外一种将员工视为企业生命源泉的假设,追求像泉水一样不断滋润、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心里,那么员工就是关乎企业基业常青的长远投资。所以,伊之密关注员工的感受,强调和尊重员工作为企业主人的担当品格,同时将员工企业主人的身份具体于各项管理实践中。
伊之密要做“风投”?
是做行业的资源提供者
早前有媒体报道伊之密要成为机械装备行业的“风投”企业,甄荣辉表示这并不妥当,“因为说到风投,会给人一个不良好的印象就是只看钱,我们更偏向于是一个'资源提供者’或者'平台提供者’。”甄荣辉认为,“风投”对于企业的健康成长并不能给予多大的帮助,但是伊之密是选择收购或者入股,输入自己的管理模式,补齐他们的弱项,实现良性发展,伊之密的橡胶机事业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下一步,伊之密还在酝酿一个新的事业部,也是用这样的方式进行,但是会尝试在合作的时候既有公司又有个人。“我们也希望引进新的技术,使得企业向多元化发展。这样做第一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,第二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给企业员工实现自己的价值。”甄荣辉说。
伊之密走出去有何新动作?
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是重点
目前,伊之密真正完全定制的产品约占20%,但机器中带非标配置元素的比例已高达80%。日本和欧洲完全非标生产的比例在40%到50%之间。甄荣辉预测,机械装备往后的发展趋势就是“差异化”,不仅能够提供产品,更重要的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。
对于顺德机械产业的发展,甄荣辉表示产品必须要升级。“往年顺德周边的一些配套环境是很完善的,也导致了一定的依赖。但今年很明显,因为经济环境差,周边的配套企业都在萎缩,导致装备行业很多配件需要自己内部加工,这个比例不断上升,包括伊之密也是这样的情况。但中小型的装备企业很难完成内部大量零件的加工,这是目前整个行业都在面对的问题。”
此外,甄荣辉指出,由于成本不断提升,同质化越来越严重,如果无法做到产品升级或者市场升级,未来的发展就会越来越难,甚至是生存的问题。
对于“走出去”的理解,甄荣辉认为和全球同行的交流是企业升级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,“目前中国经济面临整体转型,传统的以加工业为基础的经济已经难以为继,走出去不仅意味着产品市场的扩展,也包含我们越来越多地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,取场补短、扬长避短,是伊之密必须一直恪守的理念。”
未来对于机械装备需求最大的必然是发展中国家,如何尽快在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,是每个机械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。甄荣辉认为,当中的方法不应该像以前一样,靠一些中介、贸易商把产品卖到当地市场,必须要在当地设厂才能更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,也更容易打入当地市场。未来伊之密也将筹划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设厂,“都将会是以人口众多、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国家为主,有一定发展潜力的,例如印度、印尼、巴西等等。”甄荣辉透露。
据悉,伊之密已启动印度投资计划。类似伊之密北美HPM公司的方式,伊之密在印度的发展,同样是先建立技术服务中心,摸清当地的供应链体系、法律法规、市场、竞争对手等相关信息。
对于伊之密的上市进程,甄荣辉表示,和众多企业一样,伊之密还在“排队”。“只要IPO资金一到,我们很多新项目就会立即启动。”他说,预计到2015年,该公司产值将可翻一番,达到20亿元。